【行业新闻】车载显示技术争锋,谁将笑到最后?

发布时间:2022-11-09发布部门:总裁办公室

显示行业还处于下行周期,前三季度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屏幕市场几乎全部下滑,车载显示应用是为数不多还保持增长态势的市场,成为面板厂商争夺的新焦点。


目前,车载显示屏正朝着大屏化、高清化、窄边框、交互化、多屏化、多屏一体化、形态多样化等方向发展。传统的低端液晶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车载显示屏升级的需求,更先进的液晶屏、OLED、Mini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在逐步向车载显示市场渗透,不同的显示技术开始出现分化。


微信图片_20221109145031.jpg

传统液晶屏正在遭遇更先进液晶屏挑战,中高端市场份额正在被侵蚀,同时OLED、Mini LED也在抢夺高端车载显示市场,未来还有Micro LED技术的加入,届时,车载显示市场将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新局面。

屏厂抢占车载显示市场 增长机遇


随着汽车行业朝着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智能座舱对中控显示、仪表盘、抬头显示器、后视镜、后座娱乐显示等需求持续增加,带动车载显示市场规模的不断成长。集微咨询(JW Insights)预计,2022年全球车载前装面板出货量将突破2亿片,同比增长6%,到2026年将达到2.6亿片,年复合增长率为4%-5%。Omdia预计,2023年全球车载显示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元,到2024年将超过100亿美元,达到105亿美元。

为了抢占车载显示市场机遇,天马、JDI、京东方、友达、群创、LG Display、三星显示器公司、惠科、信利等面板厂商纷纷涌入。其中天马在全球车载显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势,天马计划升级改造厦门车载生产线,改扩建上海车载生产线,设立芜湖车载显示研发中心,并与华安鑫创、长城汽车等汽车产业链厂商加强合作。

JDI也不甘落后,依托大量的日本汽车厂商客户优势,正在加快AR 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研发脚步,加大导航、后视镜、OLED等新技术和新组件的研发投入,实现进一步市场扩张,试图重返市场第一的位置。


微信图片_20221109145035.jpg


京东方近几年持续加码车载显示市场,扩大车载显示产能,投建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与哪吒汽车、小鹏汽车、奇瑞汽车、理想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江汽集团、上汽乘用车、立胜汽车等厂商达成合作,获得飞凡R743英寸宽幅增彩三联屏、小鹏G9近30英寸高清中控屏+副驾娱乐屏的系统级整合显示解决方案等订单,迅速挤进全球车载显示市场前三,成为车载显示市场增长最快的面板厂商。

友达、LGD正在积极推动汽车显示市场技术升级,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技术比重不断提高,其中LGD还在配合雷克萨斯汽车厂商等开发OLED,在OLED车载显示市场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TCL华星、惠科在车载显示市场动作相对较慢。TCL华星T9项目、T3扩产项目都包含车载显示产能布局,但是市场订单相对较少。近日,TCL华星宣布,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EQXX 概念车采用TCL 华星47.5 英寸横贯整个 A 柱曲面的车载屏。惠科车载显示业务进度更慢,H4项目从2022年才开始入局汽车显示应用市场。

目前,在全球车载显示市场,天马、JDI处于第一梯队,京东方、友达、LG Display处于第二梯队,但是车载显示市场相对分散,它们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暂时无法形成寡头局面。

车载显示呈现大屏化、多屏化等趋势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之后,更加趋近于移动显示终端,车载显示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屏幕等一样将朝着大屏化、高清化、高亮度、窄边框、交互化方向发展。

目前,人们已经习惯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显示终端的屏幕规格,并将其自然地迁移到汽车显示上,对汽车显示的尺寸、分辨率、边框、交互性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汽车用户消费需求的改变,汽车厂商正在调整车载显示的采购策略,更加偏向更大尺寸、更高分辨率、更窄边框、触控集成的车载显示屏解决方案。例如,7英寸以下尺寸中控显示屏市场占比不断下滑,10英寸以上尺寸中控显示屏占比逐渐增加,超过20%;2K、4K车载显示屏越来越普及;In-Cell车载显示屏触摸精度更高,显示更清晰,市场占比不断提高,同时一些电动汽车逐步引入语音识别、生物识别技术等,改善交互体验。

但是车载显示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屏幕又有所不同,更具有场景性。汽车不同的场景对屏幕的需求各异,所以多屏化、多屏一体化、形态多样化、高度沉浸化等也成为车载显示的发展趋势。

多屏是汽车多场景化的必然产物。除了仪表盘、中控显示,车载显示还有抬头显示器、后视镜、后座娱乐显示等需求,围绕着汽车可能还会产生新的显示屏应用需求,例如,车钥匙显示屏、AR 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等。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屏幕数量可能超过10片,给车载显示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多屏化伴随着整合化和一体化。在同一个场景中,多块车载显示屏通过合理的设计,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更好地利用汽车内部空间,保证美观,同时也便于用户与屏幕进行高效地交互。但是不在一个场景内的车载显示屏不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就需要对汽车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进行整合,便于节省成本,减轻重量。

车载显示多形态化同样是汽车多场景化催生的发展趋势。汽车的多场景化给设计师更大的创作空间,千篇一律的平面显示已经无法满足中高端车型的需求,异形屏、柔性屏和透明屏等更加个性化、科技感的车载显示屏越来越受到高端汽车厂商的青睐。例如,宝马与三星显示器公司达成了合作,未来几年将向宝马汽车供应OLED屏幕。

此外,汽车智能化之后虽然与消费电子产品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其与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汽车厂商对车载显示拥有更加严苛的要求,不管车载显示如何发展,都需要具备高信赖性、抗高寒、抗高温、高稳定性等特性。

不同车载显示技术正逐渐出现分化


正因为汽车具有多场景性,不同的场景对屏幕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低端液晶屏(a-Si LCD)、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OLED、Mini/Micro LED、透明显示等不同的显示技术在汽车中都有各自的用武之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过,这些显示技术随着技术的创新以及人们需求的改变在车载显示应用市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分化。

低端液晶屏(a-Si LCD)产能充足,技术成熟,更加稳定,符合汽车对显示屏的大尺寸、高可靠等要求,而且具有性价比优势,基本成为中低端汽车的标配,目前是车载显示技术的主流,市场占比超过80%。显示行业人士周强(化名)指出,在全球8000-9000万辆汽车市场中,绝大部分汽车都是中低端车型,对价格具有一定敏感性,低端液晶屏(a-Si LCD)在汽车市场中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将长期主导车载显示市场。

与低端液晶屏(a-Si LCD)相比,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具有更高分辨率、In-Cell、更窄边框、高亮度等优势,逐渐在中高端车型中加速渗透,目前市场占比超过15%。但是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产线在切割13以上尺寸车载面板时不经济,无法完全满足车载显示市场更大尺寸需求。

为了保证与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类似规格的同时满足更大尺寸的需求,天马、TCL华星正在投建8.6代线,包含中高端液晶屏(IGZO LCD)的产能。但是显示行业人士陈华(化名)告诉集微网,中高端液晶屏(IGZO LCD)存在一定可靠性问题,例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掺杂的粒子会扩散,导致电学特性漂移,所以中高端液晶屏(IGZO LCD)要用在车载显示上存在一定挑战性。目前,只有少量中高端液晶屏(IGZO LCD)应用在车载显示上。

此外,OLED、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屏、Micro LED显示屏等在高端车载显示市场更有发展前景。高端汽车需要更多的卖点,对新型显示技术兴趣更加浓厚,OLED显示屏具有低功耗、柔性、色域、高刷新率、透明等优势,Mini LED背光能够增强液晶显示屏亮度、对比度,Micro LED显示屏兼顾OLED、Mini LED所有优势,具有高解析度、高亮度、柔性、轻薄、节能等特点,非常适合车载显示应用的需求。天马创新中心总经理秦锋认为,Mini LED背光液晶屏、OLED未来几年会逐步在车载显示市场进一步渗透,如果Micro LED量产,未来车载显示市场可能是Micro LED的天下。

总之,不同的显示技术在车载显示市场都有发展空间,低端液晶屏(a-Si LCD)短期内依然是车载显示市场的主流,但是随着中高端液晶屏(LTPS 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技术的发展,低端液晶屏(a-Si LCD)市场份额会逐步被侵蚀,出现多种显示技术在车载显示应用中并存的局面。





转载于

亚洲新能源汽车网

版权和解释权归其所有